抗精神病药物引发体重增加又有新解释
初步研究显示,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或许可以通过脑部的大麻素系统进行解释。相关文章发表在《临床精神药理学杂志》2月刊上。
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接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多种品牌)治疗后出现食欲增加,可能因Anadamide(与脑部大麻素受体结合)血浆水平,与杏仁核超活化有关。
第一作者Stéphane Potvin博士说:“虽然只是试点试验,但它可能解释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什么在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体重增加。”
预期寿命减少
Potvin博士解释他们的研究动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大幅减少预期寿命的原因有二:一是吸烟;另一个就是肥胖,所以很有必要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体重增加的原因。”
“虽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一种生物学机制来解释全部,但新颖的潜在机制也值得我们未来继续深入研究。”
此项研究中,2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开始,以及接受奥氮平治疗26周后,饱腹状态下接受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fMRI期间,患者被动观看促进食欲的图片或对照组图片。
治疗期间体重增加的患者,阳性症状较少。
接受奥氮平治疗后,面对促进食欲的画面时,平均血氧水平依赖信号显示脑部左杏仁核和右脑岛的边缘区域变的极度活跃,活性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这些脑部变化与初级大麻素神经递质,大麻1 (CB1)受体锚定,葡萄糖,甘油三酯和Anadamide的水平升高有关。
Anadamide与治疗之间的相互影响,解释了杏仁核活化存在21.9%的差异,进一步分析显示对可口食物的刺激反应,血浆Anadamide水平与杏仁核超活化呈正相关。
Potvin博士说:“这也与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发现‘大麻素1 CBI受体基因与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体重增加相关’的结果相一致。”
之前文献报道,如果使用药物阻断CB1受体(Anadamide的脑部锚定位点),可导致体重降低。本研究结果也与此处一致。
重要信息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Thomas W. Sedlak博士虽然认为这项研究“设计巧妙”和“有趣”,但需谨慎解释研究发现。“基于相关性的方法很难确定这其中是否存在作者提到的那种因果联系。”
“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可能有助于解开是否阻断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可能改变脑部对食物反应的活动模式。但阻断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实验无法在人体内进行。”
Sedlak博士说:“很难下结论是否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体重增加是因为大麻素的变化。这项研究中没有设计有关实验——例如,观察是否体重增加值与大麻素的变化幅度相关,以及是否与奥氮平的剂量也有相似的关系。”
新颖的治疗方法
这项研究为相关研究开辟了道路,尤其是在开拓新颖的治疗方式方面。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是药物干预的成熟靶向。已知大麻部分经由大脑的四氢大麻酚—活化CB1受体,导致极度饥饿感。”
“以阻断这些受体和减轻体重为目的,使得利莫纳班药物快速发展。这也只是为了与其他减肥药产生竞争。”
不过,他指出部分参与者因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而退出试验,这也突出显示了大麻素系统的常见作用。”
Sedlack 博士说:“我的理解是,Eli Lilly曾尝试修饰奥氮平分子,变体虽不存在增加体重的风险,但也失去了抗精神病的疗效。说明问题不那么容易解决。”
Potvin博士认为:目前利用大麻素系统控制体重增加的失败尝试,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下一步该怎样做还不明确。”
“这只是第一步,但可将这一系统视作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的影响因素之一。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且它的内在意义目前还不明确。”
“高兴”还为时尚早
然而,人们对大脑的大麻素系统还是很感兴趣。Sedlack博士认为能了解它的作用还是很有意义的,但也相信“某些认识还不成熟,特别是涉及药用大麻时”。
“例如,在美国,屈大麻酚[Marinol,艾伯维公司]自90年代以来被用作处方药。这种纯粹的形式只不过制造了更多的‘嗨’,为什么医生们那么快就拥护抽大麻这一公认的具有致癌作用的行为呢?”
Sedlack博士说:“第二个没被充分讨论的问题是人们使用大麻后是否功能性更好。让人们在使用时感觉更好这很容易,但更重要的治疗目标是实现更好的功能性——无论是认识性、职业性、生理上的、情绪上的、还是社会上的。”
“所以无论报告它可能具有哪些益处,后续问题是与其他现存的治疗方式相比,使用大麻是否可以让人们功能性更好。”
对于“感觉更好”和“功能性好”的界定,他总结说:“一般,个人在手术后不会立刻感觉良好,但手术的目的是获得长期功能改善。”
参考文献:Anandamide Is Involved in Appetite-Related Amygdala Hyperactivations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Olanzapine: 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 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15;3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