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起病速度或有助于鉴别单双相抑郁
一次症状全面典型的抑郁发作既可能在一天之内如排山倒海般袭来,也可能在数周甚至数月后逐渐呈现出来。这种抑郁起病速度的差异可能反映了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稳定差异。
一项发表于7月《精神病学实践杂志》的研究中,研究者基于既往发表的文献以及一项新近未获发表的研究结果对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这些数据与诊断、治疗及研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起病急骤的抑郁发作更常见于双相抑郁患者,这一结果或可提示潜在双相障碍的诊断。
通过检索MEDLINE数据库,研究者回顾了有关抑郁起病速度的相关文献。共有5项年代较为久远(发表于1942-2002年)的研究数据与抑郁起病速度相关;此外,本项研究的作者还开展了另外两项较新的研究,并使用了抑郁发作问卷(ODI)作为测评工具。该量表旨在更为系统地评估抑郁起病速度,分为若干个部分,涉及患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精神科诊断、共病、抑郁起病年龄、自杀未遂次数、既往所有心境发作的情况、重大生活事件等。ODI最核心的内容为本次抑郁发作的起病速度,包括首个抑郁症状到全面抑郁发作的时间,时间精度为分钟至月。
本次抑郁起病时长;黑色:单相抑郁;白色:双相抑郁(Strauss M et al.2015)
研究团队此前的研究样本不断扩充。在除外抑郁发作前2周内存在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药物重大调整的抑郁患者后,研究者针对173名单相抑郁患者及32名双相抑郁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 抑郁起病速度:
1、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存在显著差异(Z=?4.28; P<0.00001):
2、单相抑郁的中位起病时间为1-4周,而双相抑郁仅为3-7天;
3、32名双相抑郁患者中,有17名(53.1%)本次抑郁发作在1周内起病;173名单相抑郁患者中,仅有37名(21.4%)在1周内起病(χ2=14.02; df=1, P<0.0001)。
★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提示:
1、抑郁起病时间对于单双相抑郁具有较高的鉴别意义(AUC=0.73; 95%CI 0.65-0.82; P=0.00003);
2、抑郁起病时长为20.5天可被视为临界值:173名单相抑郁患者中,有118名(68.2%)抑郁起病时长>20.5天;32名双相抑郁患者中,有23名(71.9%)<20.5天。
★ 对于132名既往有过抑郁发作的受试者而言,不同的抑郁发作起病速度相似(r=0.46; P<0.001)。
研究者得到结论,相比于单相抑郁患者,起病较急骤的抑郁发作更常见于双相抑郁患者中:双相抑郁患者中,有50-58%的抑郁发作于1周内起病,而这一数字在单相抑郁患者中仅为7.4%-21.4%;这一现象或可提示潜在但未明确表现出的双相障碍。研究者提议:“抑郁快速起病(1周内)”应被添加至双相障碍的指示因素中。抑郁起病速度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仍是未来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文献索引:Strauss M et al. What Does the Speed of Onset of a Depressive Episode Tell Us?. J Psychiatr Pract. 2015 Jul;21(4):275-80. doi: 10.1097/PRA.0000000000000081.医脉通(配图/王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