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导航 就诊指南 医疗保险 医生简介

JCP:精神科药物相关短期体重增加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5-12-03本文来源: 网络

研究要点:


药物治疗1个月后,体重增加>5%可预测中期及长期较显著的体重增加。


精神科药物可导致显著的体重增加,尤其是服药后最初6个月。一项发表于11月《临床精神病学杂志》(IF 5.498)的研究中,来自瑞士的一组研究者探讨了使用精神科药物后短期(1个月)体重增加对中期(3个月)及长期(1年)体重增加的预测效应。


研究共纳入了351名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科患者,所涉及的精神科药物包括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氨磺必利、锂盐、丙戊酸盐及米氮平。研究者获取了这些受试者在基线及1、3、6、9、12个月后的代谢指标情况,随访期为1年;一旦患者停药或换药超过2周,随访周期即重新开始计算。治疗依从性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DM)加以确定。

                                 

不同性别及短期体重增加受试者的中长期体重变化,阴影部分代表95%置信区间;蓝线及红线分别代表男性及女性

Vandenberghe F et al. 2015

         

结果显示:


★ 基线时,受试者代谢综合征及肥胖(BMI≥30kg/m2)的患病率分别为22%和17%,用药1年后分别上升至32%和24%;


★ 受试者操作特征分析提示,治疗1个月后体重增加>5%为长期体重增加的最佳预测因素:3个月后体重增加15%,敏感性67%,特异性88%;12个月后体重增加20%,敏感性47%,特异性89%;


★ 治疗1个月后体重增加≤5%的患者中,97%在3个月后体重增加不大,93%在12个月后体重增加不大;


★ 纵向多变量模型显示,这一指标的预测效力得到了确认(相比于基线,1年后组间体重差异为6.4%,P=0.0001)。


研究者认为,本项研究进一步强调了使用及更换精神科药物时进行体重监测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任何性别、年龄、初始体重、患病时长及接受不同药物治疗的患者均适用。药物治疗1个月后体重增加5%可被视为具有临床意义的阈值;一旦超过这一临界值,医师即需关注患者长期体重增加的风险,进而采取体重控制策略,如行为干预或更换药物。


文献索引:Vandenberghe F et al. Importance of Early Weight Changes to Predict Long-Term Weight Gain During Psychotropic Drug Treatment. J Clin Psychiatry 2015;76(11):e1417–e1423. 10.4088/JCP.14m09358

医脉通编译(配图/王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