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精神科住院患者特点调查
主要发现
调整社会人口特征、移民状态、出院诊断等因素后,华人组患者强制入院、严重攻击行为、存在≥3种阳性症状、阳性症状量表得分≥6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即加拿大一般人群。
精神科患者是否需要住院,取决于疾病性质、严重度、安全性等多重因素。虽然患者入院均需达到某一"门槛",但事实上,各国住院患者的病情具有相当大的变异性。研究显示,移民及种族对于精神疾病的发展及严重度具有深刻的影响,但其与住院患者病情严重度的关联尚不明确。
那么相比于西方种族,华人精神科住院患者有何特点?加拿大临床评估科学研究所(ICES)的Maria Chiu等开展了一项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并于8月2日在线发表于《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IF 5.408),或有助于解答这一问题。
研究方法
研究数据来自加拿大安大略精神卫生报告系统数据库(OMHRS),对象为2006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之间出院的成年精神科住院患者,年龄19-105岁。住院天数<3天(资料不完整)或>90天(无法代表一般住院人群)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最终,分析共纳入了133,588名患者。通过使用高特异性(99.7%)的姓氏算法,研究者将这些患者分为华人组(Chinese,n=2,582)、南亚组(South Asian,n=2,452)及对照组(n=128,554)。其中,前两组还被进一步细分为移民未满10年、移民满10年及未移民三组。患者的诊断基于DSM-Ⅳ,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及抑郁症等。
研究者分析了种族与以下疾病严重度四方面的关联:强制入院、攻击行为(攻击行为量表[ABS]得分≥3)、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命令性幻听及思维紊乱)数量(≥3)、阳性症状频率,采用阳性症状量表、居民精神健康评估工具(RAI-MH)评估。
主要结果
(Chiu M, et al. 2016)
调整社会人口特征、移民状态、出院诊断等因素后发现,相比于一般人群,华人组患者以下情况的发生风险显著更高:
▲ 强制入院(OR=1.79;95%CI,1.64-1.95)
▲ 存在严重攻击行为(OR=1.36;95%CI,1.23-1.51)
▲ 存在≥3种阳性症状(OR=1.39;95%CI,1.24-1.56)
▲ 阳性症状量表得分≥6(OR=1.42,95%CI,1.29-1.56)
其中,前两者的差异在移民未满10年者、满10年者及非移民三组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移民满10年的华人组患者中,存在≥3种阳性症状及阳性症状量表得分≥6的风险并不显著高于对照。
分析同时显示,南亚种族也是多数疾病严重度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强制入院(OR=1.31;95%CI,1.20-1.42,p<0.001),阳性症状量表得分≥6(OR=1.17;95%CI,1.06-1.30,p=0.003)。
敏感性分析支持以上结果。
启示
此项的研究结果显示,华人与南亚族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疾病严重度与加拿大本土人口存在显著差异,华人组患者的强制入院、攻击行为、阳性症状数量及频率较高的比例均更高,南亚族也与更高的强制入院、严重阳性症状比例有关。
上述两个种族精神科住院患者疾病严重度更高,很可能与患者/家庭以及医疗系统因素有关;住院患者严重度较高,很可能是初级或社区医疗不到位的结果,而这一现象也正在中国内地发生。若干研究表明,亚洲血统者精神卫生医疗服务利用率普遍低于白人,而华人的医疗利用率又低于南亚人。亚洲人的精神科门诊使用率低下,很可能造成「迫不得已」住院时的病情更为严重。
另一方面,亚洲患者不愿就医很可能缘于病耻感,或精神机构存在种族歧视,这些因素反过来又会影响治疗及临床表现。因此,理解患者、家庭及社会文化因素在精神疾病中所起的作用,可进一步促进特定文化背景下早期医疗干预措施的建立。
文献索引:Chiu M, et al. Ethnic Differences in Mental Illness Severity: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Chinese andSouth Asian Patients in Ontario, Canada. J Clin Psychiatry. dx.doi.org/10.4088/JCP.15m10086医脉通编译